2015-05-29
「地球發燒ING」榮獲2012年「最受小學生歡迎的10大好書」!..2015-05-28
賀!!!全球暖化系列「地球發燒ing」入圍本屆金鼎獎「兒童及青少年圖書獎」科學類名單。..2015-04-20
全台灣最權威性的全球暖化知識套書由新任環保署副署長 葉欣誠博士 審定,您怎能錯過! ..白堊紀中居然有長得像駱駝的肉食性恐龍,在歐洲地底下躺了一億三千萬年後,現在被發現了。
科學家在西班牙中部發現了一種新的掠食性恐龍化石,其身體結構前所未見,背部除了長有一個類似駝峰的突起,前腿骨上還有一排整齊的點狀突起,與現在鳥類羽毛根部的「羽莖瘤」非常相似。不僅如此,這外型奇特的恐龍看來不僅很會跑,應該還是個吃小型恐龍、鱷魚、或是哺乳類動物的掠食者。
根據報導,這具出土的恐龍骨架化石保存完好,而其最大的特徵就是,最後兩根椎骨特別長,背部的神經棘向外突出,形成一個類似駝峰的結構。研究人員推測這個類似駝峰的部位可能有幾種作用:(一)跟駱駝一樣,可以儲存脂肪;(二)可能有視覺上的「展示功能」,比如在交配期吸引異性,或是嚇唬敵人;(三)可能具有散熱功能。
然而「駝背龍」不只是駝峰怪,它前腿骨上的「羽莖瘤」也是另一個讓人吃驚的地方。研究人員指出,一些鳥類也有這樣的構造,不過通常「羽莖瘤」的功能主要是支撐大型、長在翅膀上的羽毛。而在不會飛的恐龍當中,這種像是羽毛的構造則可能是負有「展示功能」,或是控制身體溫度,又或是可以滑行很短的距離,幫助攻擊或掠食。但這隻「駝背龍」有一噸重,這樣的羽莖瘤不像是可以散熱或是幫助滑行,因此目前最有可能的解釋就只剩下「展示功能」 了。
根據推測,「駝背龍」是鯊齒龍科早期的成員,在距今10到12年前,研究人員都認為鯊齒龍科只在南美及非洲出現,不過隨著這具化石的出土,研究人員開始覺得說不定鯊齒龍科早期的進化,其實是發生在歐洲的。
想知道更多?!請到以下網址看新聞原文
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news/2010/09/100908-hunchback-dinosaur-science-nature-concavenator-corcov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