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9
「地球發燒ING」榮獲2012年「最受小學生歡迎的10大好書」!..2015-05-28
賀!!!全球暖化系列「地球發燒ing」入圍本屆金鼎獎「兒童及青少年圖書獎」科學類名單。..2015-04-20
全台灣最權威性的全球暖化知識套書由新任環保署副署長 葉欣誠博士 審定,您怎能錯過! ..數以千計的美洲大赤魷(Humboldt squid)於2004年相繼死在俄勒岡洲海岸,2008年又死了數百隻。元兇起初被認為是一次深海洋流的轉變。但是一項新研究指出,噪音污染可以對頭足類動物造成傷害,因此讓魷魚擱淺的事件上有了新的關注。
不是只有海豚、鯨魚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會因為人類活動的噪音污染而受傷。
最早在2001年就有案例顯示魷魚可能會受噪音影響,而2003年又發生一次,那就是巨型魷魚被沖上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沿岸的事件。找了半天,生物學家最後得出結論,魷魚的死亡最可能與在場的船隻使用地球物理學探勘海床用的空氣震波槍(seismic air gun)有關。一項發表在《生態學與環境新領域》(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期刊的新研究發現,即使是低強度噪音也可以讓頭足類動物損傷,而且被沖上岸。
在這個研究中,由巴塞隆納加泰羅尼亞科技大學的Michel André領導,生物學家讓來自四個物種的87隻頭足類動物,包含歐洲烏賊(Loligo vulgaris)、歐洲墨魚(Sepia officinalis)普通章魚(Octopus vulgaris)與槍烏賊(Illex coindeti),暴露在相對低強度、低頻率,介於50~400赫茲(Hz)的的短聲中。然後他們檢查動物們的平衡器/平衡囊(statocyst),一個充滿液體、氣球狀,用以幫助這些無脊椎動物在水中保持平衡和位置的組織後,André和他的同事們發現,在暴露於低頻率的聲音時,頭足類動物平衡器內的毛細胞(hair cell)立即就有損傷。而隨著暴露在噪音下的時間越來越長,神經纖維開始變得腫脹,最後出現了大洞。
André在新聞發布會公布調查結果時說:「如果我們的研究中只使用了強度相對較低的聲音,暴露時間又這麼短,結果就造成如此劇烈的聲音創傷,那麼海洋中持續性的高強度噪音污染,對生物的衝擊可能相當大。」
水下噪音跑得又快又遠,加上海洋本身充滿了自然的聲音(像是急躁的小蝦),因此許多熟悉聽到那些聲音的水下物種對噪音非常敏感,從船上的引擎到聲納,人類正在為這海洋交響樂做出“貢獻”。
André說:「我們可以預測,由於平衡器/平衡囊負責平衡和空間定位,因此由噪音引起對這個組織(指平衡器/平衡囊)的破壞,可能會影響頭足類動物狩獵、逃避掠食者、甚至繁殖的能力;換句話說,這表示牠們的生活是容不下噪音的。」
這項發現讓許多問題浮現,因此André繼續說明噪音污染對海洋生物的廣泛影響,他說:「噪音污染有能力影響整個海洋生物嗎?除了損害聽覺接收系統外,噪音對於海洋生物還會有什麼其他效應?以及聲音污染對海洋環境來說有多廣泛和多具侵入性?」
想知道更多?!請到以下網址看新聞原文:http://news.discovery.com/animals/noise-causes-squid-to-lose-their-way-110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