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9
「地球發燒ING」榮獲2012年「最受小學生歡迎的10大好書」!..2015-05-28
賀!!!全球暖化系列「地球發燒ing」入圍本屆金鼎獎「兒童及青少年圖書獎」科學類名單。..2015-04-20
全台灣最權威性的全球暖化知識套書由新任環保署副署長 葉欣誠博士 審定,您怎能錯過! ..富蘭克林·羅斯福曾說:「我們無所畏懼,除了畏懼本身。」他很可能是在說鳴禽(songbird)。
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僅靠捕食者的叫聲就能減少鳴禽的數量和後代存活率,無論捕食者是否真正有威脅。在野生動物管理中,這個發現不僅對保護鳴禽有著重要意義,同樣對其他大部分物種的保護意義深遠。
加拿大倫敦市西安大略大學生態學家Liana Zanette 和她的同事們在海灣群島的幾個小島上研究籬雀(song sparrows,Melospiza melodia)。他們用繩網和電網把籬雀築巢的區域和捕食者隔離開來,並用喇叭播放其他動物的聲音。在一些區域,他們播放捕食者(例:浣熊、鷹、貓頭鷹)的聲音,而在另一些區域播放非捕食者的,例如海鷗、鵝和蜂鳥。喇叭的播音以連續4天每隔幾分鐘打開、再關閉4天的模式於籬雀的130天築巢期間循環。
暴露在捕食者的聲音中之後,雌鳥的行為表現出了顯著的變化。她們把巢建在更茂密、多刺的植物上,並且花更多時間提防捕食者,更少時間採集食物。而由於缺乏食物,她們下的蛋也少了。一旦幼雛孵出,雌鳥提供給牠們的食物更少:平均每小時少於8次回巢餵食(正常是11次),而且只飛行平常一半的距離出巢區尋找食物,當然,也就只有更少的幼雛存活。這個研究團隊在《Science》雜誌中總結道:「比起暴露於非捕食者聲音中的鳥,暴露在捕食者聲音中的鳥只能產出60%的幼雛。
任職於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身為此項研究的共同作者暨生態學家Michael Clinchy 說:「這項發現對於物種的保護有著實質意義。例如:基於“如果野貓在城市公園中被好心人餵飽,就不會傷害野生動物(例如鳥) ”的假設,因此一些城市實施“捕捉-絕育-放生”計劃來控制野貓數量。但是從我們的研究可以發現,僅僅是這些捕食者的出現就能對本地的野生動物產生負面影響。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野貓計劃都處於自然保護區。」
Clinchy 表示這項研究還有助於解決一場懸而未決的爭論:在黃石公園重新引入狼是否有效?
1995年,狼開始被引入黃石公園,目的在保護黃石公園的本地動植物。支持者認為,曾於20世紀20年代活躍在黃石公園的狼有效控制了駝鹿的數量,進而讓本地的植物和小動物得以繁盛。然而反對者則指出從1995年開始,駝鹿的數量銳減一半,並不能歸因狼,因為牠們沒有獵捕、也沒有吃掉這麼多數量的駝鹿。
「我們的研究結果支持了狼正在使駝鹿數量減少,」Clinchy 說道。 「不過不是通過捕殺,而是通過驚嚇駝鹿。」據Clinchy 所知,受驚的駝鹿表現得和暴露於捕食者聲音的雀鳥十分相似:躲在安全的地方,消耗更少的食物,從而導致後代減少。
非參與此項研究的密蘇拉市蒙大拿大學的生態學家Thomas Martin說:「但是,捕食者對於獵物造成的恐懼,乃至對於獵物後代的影響,以前從未被證實過。」
然而,Martin 認為在將研究結果應用於鳴禽之外的更多動物之前,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他說:「他們只研究了一個物種,而結果顯然會因物種和棲息地類型而異。這為其他研究又開啟了一扇門。」
想知道更多?!請到以下網址看新聞原文: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1/12/songbirds-scared-to-death.html?ref=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