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9
「地球發燒ING」榮獲2012年「最受小學生歡迎的10大好書」!..2015-05-28
賀!!!全球暖化系列「地球發燒ing」入圍本屆金鼎獎「兒童及青少年圖書獎」科學類名單。..2015-04-20
全台灣最權威性的全球暖化知識套書由新任環保署副署長 葉欣誠博士 審定,您怎能錯過! ..有一種致命且具傳染性的疾病正在兩個大陸間消滅兩棲動物。雖然還沒有治療的方法,但科學家已經知道它是如何傳播的。
一項新研究發現,一種致命且具傳染性的真菌疾病首次在1970年代侵襲墨西哥蠑螈。從那時起的20多年來,這種傳染病已經散布到瓜地馬拉和哥斯大黎加。而作為史上第一個以研究蠑螈來紀錄疫情發展史的這項研究,有助於確認真菌(一般已知是Bd,蛙壺菌Batrachyochytrium dendrobatidis的縮寫)是近幾十年來造成兩棲動物崩解的主要原因。目前有40%左右的蛙類、蟾蜍類和其他兩棲動物物種的數量正在減少中。這一發現也可能幫忙找到更好的辦法,去減緩或防止蛙壺菌的蔓延,以及類似的疫情的大流行。
主要作者、舊金山州立大學畢業的生態學碩士研究生Tina Cheng說:「這確實顯示這種疾病有超強的破壞力。直到現在,人們並不知道這個病原體對蠑螈有何影響,但許多物種現正受到很大的威脅。」Cheng補充:「生態保護工作應該開始關注這疾病的影響,而且解決這問題。」
在面臨日常的威脅,包括棲息地破壞、污染、外來入侵物種和氣候變遷下,這數十年來,兩棲動物的數量已持續下降。在1970年代,研究人員開始注意到原始和保護區裡的動物開始消失,以及1999年發現導致動物消失的蛙壺菌。
動物會因感染真菌發展而成壺菌病(chytridiomycosis),造成牠們的皮膚脫落而變得嗜睡。生病的蠑螈還會失去牠們的尾巴;而青蛙則是因為體重減輕而變得反應遲鈍,因此把牠們反著放時,牠們無法自己翻身。壺菌病會讓這些兩棲動物在幾週內死亡。自從發現壺菌病後,研究人員已經把真菌所造成的影響和加州、澳洲、巴拿馬和秘魯蛙類和蟾蜍族群的崩解連結在一起。有些物種因為壺菌病早就已經滅絕了。
儘管對壺菌病已經了解了很多,但科學家仍在爭論真菌是如何、為什麼和何時開始席捲中南美洲。一些專家推測,這種真菌一直都是以很低水平的數量存在,而有某個東西觸發它,讓它傳播出去。其他人主張它的入侵是突發性的,因此毀滅了無抵抗力的弱勢群體。
為了研究調查,Cheng和同事們利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所館藏的數以百計的蠑螈和青蛙進行研究。取代組織切片分析的老方法,研究人員拿棉花棒輕輕擦過每個生物的皮膚。然後,研究人員從蛙壺菌分析出DNA跟樣本比對。隨著採用新方法,研究人員可以用較快速的方式,在6小時內掃瞄100個樣品。研究結果清楚地顯示,早於1970年之前於南墨西哥收集的樣本中,蛙壺菌並不存在。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中發表這項結果。
但在這種真菌到達南美洲後,它似乎已經在1980年代就蔓延到瓜地馬拉和哥斯大黎加了。蛙壺菌在館藏樣本中出現的時間和各地區兩棲動物快速消失的時間相符合,證實壺菌病是導致牠們相繼死亡的主要原因。Cheng說,科學家們還不確定蛙壺菌如何來到美洲,但是最主要的理論是,蛙壺菌是跟著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做為醫療用途的非洲爪蟾(African claw-toed frog)一起旅行來的。這些曾被用做人類妊娠試驗的非洲爪蟾是蛙壺菌的帶原者,但是不會因而感染得病。如果把非洲爪蟾的雌性放在有懷孕女性尿液的魚箱中,就會對人類荷爾蒙出現反應而開始產卵。
馬里蘭大學學院市分校的生態學家Karen Lips表示,這項新研究,特別是新技術的部份,已經開創了更多的研究方法,這將有助於協助拼湊出一個準確的、繼續侵害全世界兩棲類動物的疾病歷史。Lips說:「只要能夠從館藏樣本中得到蛙壺菌就很厲害了,我可能不會說這將帶來研究方式上的革命性改變,但我相信將會有大量的研究使用這個技術。在東岸,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有各種各樣的傳聞軼事述說事情的狀況是如何變糟的,但是沒有人真的去觀察。沒有人看見這大量死亡的發生。」
到目前為止,壺菌病並沒有治療的方法。但是研究人員已經在調查那些可以保護某些兩棲類動物遠離該疾病的共生皮膚細菌。該細菌的樣本或許可以提供新的見解,說明為什麼有些群體已經從該疾病中存活,而哪些族群將是未來最容易受侵襲的。Lips說:「即使現在我們並沒有一個特定的方法阻止它,但是知道它曾經在哪裡出現,以及它可以在什麼地方幫助我們,就可以讓我們將動物保存起來,或搜索該種細菌,或試著讓遺傳學家想出一種方法,來阻止真菌,讓牠們停止破壞。」
想知道更多?!請到以下網址看新聞原文:http://news.discovery.com/animals/amphibians-disease-epidemic-110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