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9
2015-05-28
2015-04-20
![]() |
![]() |
![]() |
白蟻以蹂躪木造建築物聞名。但對牠們來說,牠們其實是成熟的建築師。
就像其他的社群昆蟲們一樣,白蟻窩的出現都是集合上千個個體的群體行為所產生的。不同的種族都有著不同的方法,而這些方法很有可能都是受到環境影響。
來自日本的兩個科學家好奇地想知道,如果有著相同的生活環境,相同品種的白蟻會製造出幾種不同的白蟻窩。為了找到答案,他們從森林中帶了8個黃胸散白蟻(subterranean termite,學名: Reticulitermes speratus )殖民地到實驗室中。每支白蟻部隊分別得到一塊壓縮木屑用以建立自己的居所。然而科學家們發現每個白蟻窩的架構都截然不同(圖中為其中兩個),而這也是史上第一次有這樣的研究。
研究人員在《Insectes Sociaux》上報導表示,白蟻窩一定有設計藍圖;因為當殖民地被分支時,每個來自同一殖民地的分支所建立的庇護管(shelter tube)都有著驚人的相似度。他們說,如果能更深入的研究,將可以說明這些自主組織行為是如何的演變。
目前尚不清楚群體間的變異源是什麼,有可能是基因,飲食,或其他的因素。
想知道更多?!請到以下網址看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