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9
「地球發燒ING」榮獲2012年「最受小學生歡迎的10大好書」!..2015-05-28
賀!!!全球暖化系列「地球發燒ing」入圍本屆金鼎獎「兒童及青少年圖書獎」科學類名單。..2015-04-20
全台灣最權威性的全球暖化知識套書由新任環保署副署長 葉欣誠博士 審定,您怎能錯過! ..大象、海豚、靈長類動物和蝙蝠,現在已經證明,有類似人類的友誼。
隨著節慶賀卡的證明,人類愛與友誼的價值並非僅僅是打造在家庭關係、共同興趣或性吸引力。現在研究人員已經可以確定,這種類似人類的友誼模式至少存在在五種不同形態的動物上。先前的研究顯示大象、海豚、一些食肉動物和特定的非人類靈長動物,像是黑猩猩,就像人類一樣,有能力在高度動態的社會環境保持長期的友誼。而一份刊登在最近一期英國皇家學會國際生物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的新研究報告中,也將蝙蝠加在這個名單上。
雌性野生長耳鼠耳蝠 (Bechstein's bat)喜歡跟特定的朋友們掛在一起,但同時也跟其他族群裡的族人們保持著關係,只是比較沒那麼親密的關係。主要作者Gerald Kerth表示,這些蝙蝠好朋友們跟人類其實一樣。Kerth說明,儘管牠們「天天都很混亂,但這些蝙蝠們都能維持長期的關係。」Kerth解釋:「我們不會在工作的時候、娛樂的時候或是住的時候整天都跟同樣的人在一起。儘管我們的社交生活常常很混亂而且很活躍,我們還是能與朋友和家人維持長期關係。」
Kerth是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動物學研究所的教授,和他的同事Nicolas Perony、Frank Schweitzer花了五年監測在某地的蝙蝠群體。這個物種的公蝙蝠不是群居的,但是母蝙蝠們則會一起棲息在蝙蝠箱和樹洞中。牠們比較想要跟特定的夥伴在一起。Kerth說除了休息在一起,「群體的成員會互相交換有關合適棲息點的資訊,並在很有彈性的狀況下決定大家之後要去哪個棲息處,另外也會互相梳理對方和互相取暖。」
研究人員確定母蝙蝠在挑選夥伴時不只基於尺寸、年紀、生育狀況或大家之間的關聯性,然而年長的母蝙蝠仍常在朋友群之間保有關係。Kerth相信類似人類的友誼也會存在在其他溫帶的蝙蝠中,因為這些蝙蝠常常待在同一個棲息處,也常常分裂或合併,這種現象叫作“裂變融合”。 Kerth說:「長遠社會關係的裂變融合也在大象、海豚、黑猩猩與人類中發現。」
Jonathon Balcombe,一位動物行為研究科學家,也是美國責任醫藥內科醫生委員會(Physicians Committee for Responsible Medicine,PCRM)的顧問,指出母蝙蝠甚至有時充當助產士。根據“Second Nature”這本書作者之一的Balcombe,在一個有記錄的個案中,佛羅里達一隻懷孕的母果蝠被另一隻並無關係的母果蝠照顧。幫忙的母果蝠持續在產程中梳理和擁抱懷孕的母果蝠。Balcombe補充:「出生之後,幫忙的母果蝠梳理剛出生的幼仔,而牠和第三隻母果蝠用翅膀為母親搧風。」
其他有類似人類友誼的動物,像是大象,往往有很大的腦袋。Kerth表示,但是蝙蝠證明了即使是「只有花生般大的腦子,一樣也可以擁有長期關係。這對我來說意味著,不一定要有很大的大腦才可以在高度活躍的社會中追蹤同伴之間的關係。」這個發現有可能否定之前為什麼人類進化到有大腦袋且變成如此優越品種的論點;因為以前有些人類學家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我們需要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中維持關係所以才會驅動這樣的演變。所以現在應該要懷疑一定有其他因素才會造成這樣的現象。事實上,腦子小的蝙蝠們可能比我們更會維繫關係。
Kerth表示,他欽佩「蝙蝠會做我覺得困難的事情:在一個20個個體以上的團體快速有效地做出決策,而且可以在混合的社群團體中保持社會關係。」Kerth繼續說:「我有時覺得這是因為我在認知上有很高的要求,因為我們都知道當我們忘記很久不見的某人的名字,但他們仍然記得我們時的尷尬的感覺,。」他說這情形最近才在一場研討會上發生。未來,Kerth也很想看到,如果蝙蝠也經歷像這種社交上很失禮的狀況會怎樣。
想知道更多?!請到以下網址看新聞原文:http://news.discovery.com/animals/animals-friendship-relationships-bats-110208.html